在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之前,军中共有一位特级上将(蒋介石)、13位一级上将和50位二级上将。虽然很难直接评定哪位上将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最为卓越,但如果要论及谁最擅长拍马屁,那非熊式辉莫属。
提到熊式辉,不得不提起当年南昌市一位文人为他题写的一副对联,颇为有趣、深刻:
上联:半世姻缘兼两顾
下联:一生事业在三湖
展开剩余89%这副对联借鉴了杜甫《蜀相》中的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”,但意境却大相径庭。
其中,上联的“两顾”指的是熊式辉的两任妻子——顾竹筠和顾毓筠,两位姐妹(这个故事稍后会讲述)。下联的“三湖”则指的是熊式辉为了讨好蒋介石,特意在南昌百花洲的东湖、南湖和北湖三湖区域修建堤岸。
《蜀相》赞美的是诸葛亮为国为民,忠诚奉献,然而这副对联勾画出的,倒是熊式辉那种吃软饭、拍马屁的痴迷形象。
一、马屁拍的效果出奇的好
有评论说熊式辉能力平庸,完全靠拍马屁才得以升职,但这个看法其实并不完全准确。熊式辉,字天翼,1893年出生在江西安义万埠镇鸭嘴垅村,少年时便以才华出众而闻名,曾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江西陆军小学。进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后,他更加刻苦,常在路灯下读书,常常一读就是大半夜。
1913年,熊式辉进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,并且凭借着出色的成绩,成功考入国内最顶尖的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。如果放在今天,他无疑也是个“学霸”。
早在中学时代,熊式辉便加入了同盟会,参与了辛亥革命。除了学业优秀,他还长相英武、气质出众,硬是凭借着一张国字脸和稳重气质,混得风生水起。
1915年,熊式辉从保定军校毕业后,先后在滇军方声涛部担任团附,并很快转任北伐赣军司令部副官长,参与讨袁、护法战争。
1921年,他被广东军政府参谋部选送赴日本陆军大学深造,三年后学成归国,任职广州滇军军官学校教育长。
1926年,熊式辉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党代表兼独立第一师师长。在当时,熊式辉并未依靠任何拍马屁的手段,凭借实际才能便得到了师长职务。可是,蒋介石对人的重用有一套明确标准:亲戚、黄埔军校毕业、陆军大学毕业、浙江老乡或是熟人同学。熊式辉与蒋介石无关亲缘,也没读过黄埔军校,因此只能靠揣摩蒋介石的心思,通过拍马屁来实现个人的晋升。
果然,这条拍马屁的路让熊式辉一路畅通,迅速获得了蒋介石的青睐。
1928年9月,熊式辉被任命为淞沪警备司令。1930年,他被任命为江浙皖三省“剿匪”总指挥。1931年,熊式辉晋升为江西省政府主席兼保安总司令,并一直做到1942年,期间除了省内的军阀,几乎无人敢与他抗衡。
到了1942年,熊式辉被调往中央,先后担任驻美军军事代表团团长以及国民党中央设计局局长,并随行政院长宋子文赴莫斯科参加中苏谈判,签订了《雅尔塔协议》。
抗战胜利后,熊式辉成为了接收东北的主要负责人,主导了东北的军政事务,并在1947年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。从他学成归国的十五年中,熊式辉用真本事立下战功,一路爬升;而从随后的十五年开始,他则凭借着阿谀奉承稳居高位,拍马屁无疑成了他获得成功的“神奇秘诀”。
二、马屁拍得高质量
熊式辉拍蒋介石的马屁,确实有他独到的“高质量”技巧,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 拍马屁的时机精准
熊式辉的拍马屁开始于1927年,蒋介石在徐州兵败后被迫下野,而熊式辉却是驻扎在无锡的一名赣军师长。此时,熊式辉没有选择远离蒋介石,而是察觉到蒋介石可能会以退为进,于是主动向蒋介石表忠心。他特意向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:“总司令既然高蹈远引,我也不愿意带兵,希望追随左右,出国游历。”
蒋介石看到熊式辉的电报后,非常欣慰,还亲自给他指导,嘱咐他要静待时机。几个月后,蒋介石复职,熊式辉立即率部护送蒋介石从上海回南京,蒋介石因此十分高兴,随即任命他为淞沪卫戍司令。
2. 拍马屁的方式得当
熊式辉不仅仅通过言辞表达对蒋介石的忠诚,更多是通过实际行动来拍马屁。例如,他在南昌修建了大量与蒋介石相关的公共设施——从街道、桥梁到公园,甚至还创办了“中正大学”和“中正堂”,所有这些工程项目都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。如此一来,熊式辉的忠诚不仅仅体现在言辞上,更深深植入了城市的各个角落。
3. 拍马屁的力度适当
熊式辉非常懂得如何掌控拍马屁的力度。他从不将拍马屁做得过头,而是掌握了一个微妙的平衡。例如,他在推行“新生活运动”时,虽然结果未如预期那般成功,但他还是通过此举获得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赞赏。
即便是蒋介石下令抗日,熊式辉也非常聪明地选择了以“剿共”为主,巧妙地让蒋介石在民众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威信。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拍马屁方式,恰到好处。
三、拍马屁的范围极广
熊式辉的拍马屁策略几乎无死角。他不仅在蒋介石身边周旋,还通过妻子顾竹筠和蒋氏家族的亲近关系,进一步加深了自己与蒋家之间的联系。顾竹筠通过与宋美龄的母亲建立亲密关系,使得熊式辉能够更容易地接近蒋介石。
更为巧妙的是,熊式辉还通过关照蒋经国来拍马屁。1937年,蒋经国回国后,熊式辉极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,安排了多个有利职位。在蒋经国日后的升迁中,熊式辉也借机沾光,进一步巩固了自己与蒋家之间的关系。
四、马屁拍得久了,效果渐失
尽管熊式辉曾通过拍马屁获得了巨大的权力和地位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马屁术逐渐失去了效力。最终,在东北行营任职期间,熊式辉由于腐败问题和管理失误,被蒋介石逐渐冷落。尽管他曾用尽全力讨好蒋家,但最终的结局却是被弃用,并在台湾过上了平凡的晚年。
1974年1月21日,熊式辉在香港病故,享年81岁。他的一生告诉我们,虽然拍马屁可以让人获得暂时的成功,但最终,真正的忠诚和能力才是长久立足的基石。
结语:
熊式辉的命运深刻警示了那些走投机取巧道路的人:拍马屁虽能一时得志,但最终难以保得住长久的荣华富
发布于:天津市鸿岳资本配资-国内股票配资-股票的杠杆交易-中国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